首页 栏目首页 > 职场 > 正文

民俗 | 明天是个特殊的日子,天津人别这么做!

金风送爽赴盂兰,香烛冥钱遍岸滩。

袅袅青烟天接地,人间老少盼平安。


(资料图)

明天是

农历七月十五

是我国历史上最重要的节日之一

中元节

中元节的由来

中元节俗称施孤、七月半,佛教称为盂兰盆节。与除夕、清明节、重阳节三节同是中国传统的祭祖大节。上元节、中元节、下元节合称“三元”,是中国的传统节日。农历正月十五日称上元节,乃庆元宵,古已有之;农历七月十五日称中元节,祭祀先人;农历十月十五日称下元节,乃食寒食,纪念贤人。

民俗专家认为,中元节属于非物质文化遗产,是一种文化,是追怀先人既古老又现代的一种传统。这一传统体现了古人“慎终追远”思想,每个人都有父母,基于这种思想和对先人的感情与责任使然,中元节势必也会不断得到延续和传承。

近日

天津市民政局发布

《关于中元节文明祭扫的倡议》

尊敬的市民朋友们:

中元节(农历七月十五,8月30日)即将来临,为贯彻落实《天津市文明行为促进条例》,进一步推进移风易俗,弘扬向上向善的文明新风,提升城市文明形象,市民政局向广大市民朋友们发出如下倡议:

一、倡导文明祭扫,保护生态环境。倡导采用网上祭扫、家庭追思、社区共祭等文明低碳方式祭扫,通过诗歌朗诵、敬献鲜花、集体追思等方式,树立移风易俗新风尚。不生产销售、不购买使用封建迷信殡葬用品,减少环境污染,共同建立生态环境保护屏障。

二、倡导生态安葬,严禁散埋乱葬。遵守相关规定,不在可耕地(包括承包的责任田和自留地)、水库和河流堤坝、铁路与公路两侧等法规禁止区域建造坟墓,不将骨灰装棺埋葬。倡导骨灰深埋、撒放、植树葬等不占或少占土地、少耗资源、少使用不可降解材料的方式安葬骨灰,节约土地资源,促进生态文明。

三、倡导厚养礼葬,反对大操大办。发扬中华民族“尊老爱幼、孝亲敬老”传统美德,对在世老人多尽孝心、多给关爱,做到老有所依、老有所养、老有所乐。倡导文明节俭办丧,摒弃陈规陋习,反对大操大办,反对盲目攀比,反对铺张浪费。通过传承良好家风家教、传承逝者精神力量来缅怀先人。

四、倡导安全至上,严防火灾隐患。严格遵守消防安全等相关规定以及森林、草原防火相关要求,不在道路、居民区和其他公共区域焚烧纸钱、焚香祭祀。自觉摒弃不文明祭扫行为,严防火灾事故发生,共同营造安全、绿色祭扫环境。

五、倡导示范引领,树立文明新风。党员干部要发挥示范引领作用,带头推动移风易俗、厉行节约,带头文明祭扫、丧事简办,带头维护生态、保护耕地。主动宣传优秀传统文化,监督和劝阻不文明殡葬行为,带头弘扬时代新风。

市民朋友们,让我们携起手来,从我做起,从现在做起,破除陈规陋习,推进移风易俗,争做新时代新风尚的倡导者、传播者和实践者,做文明市民,树时代新风。

必须要提的是

烧纸钱绝不是中元节里唯一的习俗

古人怎么过中元节?

01

放河灯

河灯也叫“荷花灯”,一般是在底座上放灯盏或蜡烛,中元夜放在江河湖海之中,任其漂泛。放河灯的目的,是普渡水中的落水鬼和其他孤魂野鬼。放河灯,尤数黄河里放灯壮观。

02

做茄饼

民间认为,茄饼可以成为已故祖先前往盂兰盆会的干粮。每到中元节这天,老南京人家家户户做茄饼,也就是把新鲜茄子切成丝,和上面粉,用油煎炸。其实,茄饼如今已是一道再寻常不过的家常菜,想吃的话随时可以做一盘解解馋哦。

03

祈丰收

中元节施祭孤魂与祈望丰收又常联系在一起。施孤之夜,家家户户要在自己家门口焚香祷祝稻谷丰收,并把香枝插于地上,这叫做“布田”(插秧),插得越多越好,以此象征着秋收稻谷丰登。

04

祭祖

祭祖节在阴历七月十五日,所以简称为“七月半”祭祖。民间相信祖先也会在此时返家探望子孙,故需祭祖。祭拜的仪式一般在七月底之前傍晚时分举行,并不局限于特定的一天。

05

放天灯

中元节这天放天灯也有两个说法,其一是把自己家霉运带走,带得越远越好。这时候就很忌讳别人家的天灯落在属于自己家的地方,如果落下来,就要重新放飞出去。其二是说,家家都希望自己逝去的先人都能进入极乐世界,鬼节这天放天灯,是为飞升极乐世界的先人们照亮升天的路。

中元节与天后宫

旧时,在天津举行中元节活动的主要是天后宫和玉皇阁。

按津门旧俗,这天白天人们要下洼给祖先烧香烧纸,祭祀亡灵,下洼有河东、西门外、南大道(西南角)、大丰路和北站外这五条线路。而居家的老人们便在自家门口或门脸房前摆设桌椅、茶水,免费供下洼归来的人们到此饮水歇息,以表愿心。当晚,富裕人家到河边放河灯,或者来到海河边看天后宫的河灯。

▲《点石斋画报》中关于天津中元节活动的记载

这天晚上,在天后宫的院子里,居中放一张桌子,两旁放四张或六张桌子,要念一场经,超度亡魂,请神上香仪式与佛教大同小异。念完经要放河灯。天后宫紧挨海河,道士们遂到河边送河灯,在这里再念一场经。

河灯道士不制作,均为信士弟子做,一为纸灯,一为打瓜灯,即小西瓜灯。制作纸灯,多叠成船形。纸型在碗里压固,讲究的要烫蜡,蘸上牛油或羊油蜡,以免河水将纸灯洇湿早沉。有的还在纸灯下固定一块小木板,以利纸灯飘行。尚有一种纸质荷形灯,底部蘸腊,以蒲纸和油为蕊,成圆柱形,点燃后放行。制作打瓜灯,是将瓜切成两半,或只切掉上边一小部分,再将瓜瓤挖空,里面安放蜡烛。瓜皮刻以花纹或吉祥语,如“天下太平”、“一帆风顺”等。

点燃蜡烛时,薄薄的瓜皮透出摇曳的烛光,摇曳的烛光又映出瓜皮的颜色、花纹和吉祥话,展现出一个美好的艺术境界。届时,在初秋的静夜里,月朗风轻,各式各样的河灯,被河波推送着,缓缓顺流而飘;海河河道上,烛光闪闪,犹星溅河面,分外拨人心弦,使观赏者从感官到心理都得到一种慰藉,一种愉悦。

有的年头河灯放得多,满河的西瓜灯,从天后宫能一直飘到河东挂甲寺。

古诗里的中元节,你背过吗?

清代文人王凯泰的诗《中元节有感》

描写福建一带过中元节的习俗

道场普渡妥幽魂,原有盂兰古意存。

却怪红笺贴门首,肉山酒海庆中元。

清代诗人庞垲的《长安杂兴效竹枝体》一诗

形象描绘了中元夜儿童持荷叶灯结伴游乐的情景

万树凉生霜气清,中元月上九衢明。

小儿竞把清荷叶,万点银花散火城。

《中元作》

李商隐(唐)

降节飘飘宫国来,中元朝拜上清回。

羊权须得金条脱,温峤终虚玉镜台。

会省惊眠闻雨过,不知迷路为花开。

有娀未抵瀛洲远,青雀如何鸩鸟媒。

《中元夜》

李郢(唐)

江南水寺中元夜,金粟栏边见月娥。

红烛影回仙态近,翠环光动见人多。

香飘彩殿凝兰麝,露绕青衣杂绮罗。

湘水夜空巫峡远,不知归路欲如何。

《中元夜百花洲作》

范仲淹(北宋)

南阳太守清狂发,未到中秋先赏月。

百花洲里夜忘归,绿梧无声露光滑。

天学碧海吐明珠,寒辉射宝星斗疏。

西楼下看人间世,莹然都在清玉壶。

从来酷暑不可避,今夕凉生岂天意。

一笛吹销万里云,主人高歌客大醉。

客醉起舞逐我歌,弗歌弗舞如老何。

编辑 | 于玥

综合 | 天津广播 新华社 人民日报 生命时报 澎湃新闻 北京日报 封面新闻 大象新闻 天津气象等

关键词:

最近更新

关于本站 管理团队 版权申明 网站地图 联系合作 招聘信息

Copyright © 2005-2023 创投网 - www.xunjk.com All rights reserved
联系我们:39 60 29 14 2@qq.com
皖ICP备2022009963号-3